失信企业信用咋修复?

信息来源:山西新闻网     日期:2019-03-12    【字体:


  2月底,山西鼎源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强急匆匆来到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把我们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呢?我们去年明明申报企业年报了。”

  原来该公司正在申请市政工程招标,“我们的申报材料都准备好了,保证金也已到位,却突然接到通知说我们没有资格,不允许参加招投标,原因是失信。这将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影响。”李强说。

  经工作人员查看,该公司2015年没有按规定申报企业年报、向社会公示企业信息,而于2015年7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该公司始终未申请移出目录,到2018年7月,因满3年而被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自动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工作人员邸斌解释说:“虽然之后的这两年都申报了企业年报,但却没有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满3年后就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截至2018年11月底,山西省有2.9万户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约占实有存续企业数的5%。这其中大部分确实是有长期不经营的“僵尸”企业,但也不乏部分正常经营的企业,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漏报或错报年报被列入“黑名单”。

  面对这些新的问题和实际情况,省市场监管局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施信用修复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下列两种情形的企业可以采取信用修复机制修复信用:一是因未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前已经补报并公示年度报告的;二是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前已经办理住所变更登记或者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重新取得联系的。

  邸斌说:“但并不是所有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信用修复,而是只针对社会危害性较低并且已经部分履行相关义务的‘黑名单’企业实施信用修复。”

  而且《通知》中还明确了一系列严格的信用修复标准:补报后的年度均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年报公示义务;企业近两年守法经营,无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记录,无因涉黑涉恶、非法集资等协助司法机关执行并公示的记录;积极配合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结果没有问题。

  “这主要是为了给确实正常经营的企业一个主动纠错、重塑信用的机会。”邸斌表示。

  山西省开展信用修复制度的推行,为全省近1.36万户失信企业打开了救济渠道,也使山西成为全国较早实质开展“黑名单”信用修复工作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已经为300余户正常经营企业实施信用修复。同时,通过宣传政策法规、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引导1800户不再经营的“黑名单”企业及时履行注销义务。

 


相关链接
主办单位:应县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服务支持:朔州市一品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晋ICP备202102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