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产“五统一” 员工管控“五到位” 企业用工“五保障”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伟大号召,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重大部署,始终坚持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复工复产,相继出台了各项有力措施,确保全市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复工复产。
No.1
企业复产做到“五统一”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促进双胜利”原则,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统筹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从1月31日开始,市委先后多次就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明确提出“能复尽复,可复快复”。2月10日起各类企业全面开始复工复产,复工企业只需制定《复产防控预案》,并向所在地工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一个部门管审批)报备后,即可组织复产。
二是统一复产调度。市政府先后6次视频连线各县(市、区)、开发区调度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各部门统一制定复产计划,统一进行调度安排,精准实施、全力推进。截至3月2日,全市274户规上企业中,剔除倒闭、搬迁、季节性生产企业已全部开工,复工率100%。全市规下工业企业已开复工1222户,开复工率75.2%,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开发区在建项目复工率100%,开发区“四上”企业复产率达到100%。全市81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开复工49家。全市53座可复产的生产煤矿已全部复产,复产率100%,累计生产原煤2101.41万吨,日均33.89万吨;全市233家洗煤厂中,已复工71家;全市68家电力企业一直全部未停产。
三是统一物资保障。疫情爆发后,全市三家重点企业紧急转产,森杰服饰日产口罩5万只,诺成制药生产84消毒液,佳旺机械生产口罩生产设备,均已列入工信系统疫情防控保障企业。各企业复产所需消杀、防护用品,由市、县两级工信部门统一调配,确保及时、有序、精准分配发放使用。截至目前,累计调拨口罩15.7万只,为全市提供84消毒液35.9吨。
四是统一疫情防控。全市各企业坚决服从本地疫情防控领导组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坚决做到步调一致、行动统一。目前,全市企业疫情防控井然有序,未发生外地返岗人员感染病例的情况。
五是统一服务跟进。市政府出台了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12条帮扶措施,市、县两级帮扶工作组进驻企业,深入细致了解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全面落实有关帮扶措施,切实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0个,总投资297.44亿元。
No.2
员工管控做到“五到位”
一是全员承诺到位。全员签署承担法律责任的承诺书,内容包括本人及共同生活人没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本人是否去过湖北等疫区,本人是否和确诊、疑似病例有过亲密接触。
二是全员体检到位。重点通过胸部透视(CT)、化验血项来提前发现是否感染病毒。
三是全员测温到位。每天上下班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并随时报告,体温超过37.3度要到发热门诊检查。
四是全员建档到位。档案包括本人健康档案、个人履历、家庭成员档案,掌握员工是否有其他疾病史,有条件的实行了厂医定向服务、家庭签约医生制度。
五是全员报备到位。本人外出、共同生活人不适应症、家庭成员参加红白事宴,做到了及时报备。
No.3
企业用工做到“五保障”
有序登车
一是为暂不能返岗的400多名湖北籍朔州职工发放工资补助,收到了来自湖北省十堰市的感谢信。
二是开通专列,先后开通了江苏徐州、山东烟台至朔州的工人返岗专列,首列工人返岗专列于2月25日14时32分到达朔州站,迎来606名工人,第二列工人返岗专列于3月1日13时25分到达朔州站,迎来410名工人。
整理行李
三是对山东、河南、陕西等朔州工人相对集中省市开展“点到点”“一站式”的包车运输服务,由各县(市、区)对接组织,通过企业包车、企业间拼车等方式迎接职工5000名左右。
四是其他职工由政府补贴、企业报销相关费用鼓励乘座公共交通公具、自驾车自行返岗。
五是为企业发放每人1000元的新招工补助。
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截至3月2日,9000余名外省路途较远的在朔职工,已有8200多人返岗。据初步测算,今年1—2月全市工业总产值可完成123亿元,工业增加值可完成45.3亿元,增速同比下降15.3%。其中,中煤平朔集团公司完成产值41.35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中煤平朔能源化工公司完成产值1.71亿元,同比增加0.34亿元,呈现出逆势上扬的积极向好态势。
疫情防控不可松,经济发展不能停,随着疫情拐点的到来,相信朔州市在全力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进程中,将逐步恢复到经济稳中有进、企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安康的良好局面。
(作者:梁泽仁)